从叙利亚战争看中国,毛主席做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,这才是真伟大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4:51 点击次数:71
大马士革沦陷了,叙利亚政府军居然连一枪都没放,就全线撤退了! 这情节似曾相识,七十多年前东北三省的悲剧难道又在上演?
叙利亚的战场上,当反对组织逼近首都时,政府军选择了不战而退。战火吞噬大马士革的背后,是一个国家深陷内战、四分五裂的无奈。但这真的是唯一的选择吗?
这种“主动放弃”的剧本,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上演。1931年张少帅带着东北军撤退,直接让东北三省沦入敌手。当年蒋介石选择“不抵抗政策”,还签下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,不禁让人愤怒又悲哀。
但更让人挠头的是,原本满腔热血、曾刺杀清朝权贵的汪精卫,后来却成了彻底的“投降派”。他当年的豪情诗句“引刀成一块,不负少年头”,仿佛在嘲笑后来的自己。为何一个“革命英雄”变成了“汉奸头子”?
其实,汪精卫选择投降,是因为他认为日本太强大,中国当时根本无力反抗。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,他觉得妥协可以少死点人,权衡利弊,这是“为民族考虑”。听起来是不是挺理智,但民族的尊严和气节在哪里?
展开剩余63%
汪精卫忘了,真正的民族复兴,从来不是妥协能换来的。看看当年的蒋介石,抗战刚胜利就急忙内战,还把主要城市交给美军驻扎。这种把主权随意让渡的做法,真让人无语。
而当年一切的混乱,最后是谁收拾的?是毛主席带领中国人,打破美苏的划江而治阴谋,推翻反动派,建立新中国。要不是毛主席的坚持,我们今天会怎样,真不敢想。
想象一下,如果没有毛主席,我们的土地或许早已支离破碎。新疆、西藏、东北,一个个都可能不属于我们。大连港和旅顺港,我们走自己家路都要看别人的脸色。
但毛主席做了什么?他废除了所有不平等条约,甚至从苏联手里拿回了本属于中国的港口。为了国家建设,他节衣缩食,自己也过着最简朴的生活。
有些人抱怨毛时代的艰难,说饿肚子。但请想想,没有那个时候的艰苦奋斗,哪有今天的强大工业和自立自强?总比被列强踩在脚下,连生存都成问题强百倍吧!
对比叙利亚的现状,我们真的应该感到庆幸。今天的中国虽然还有很多问题,但主权完整,人民有尊严。这一切都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,我们不能忘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历史总是在重复这些悲剧?是因为外敌太强,还是因为内部的分裂与妥协?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团结起来,再强的国家都会被瓦解。
叙利亚的问题,东北沦陷的问题,其实都提醒了我们一个道理:民族的复兴只能靠自己。今天的中国,要想不重蹈覆辙,就必须继续走自己的路,靠自己的努力和团结站稳脚跟。
最后,试想一下,如果我们也选择像蒋介石或汪精卫一样的“聪明妥协”,中国会变成什么样?是不是连像样的未来都看不到?而我们今天,是否真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?你怎么看?
发布于:山东省